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发展提速 标准欠缺 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待完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4-13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浏览次数:777    评论:0
导读

随着全球需求的增加,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在20世纪末开始发展。然而受制于国内相关产业的不足,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长期以出口为主,出口比例占到了进出口总额的80%以上,出口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的发展情况。

  随着全球需求的增加,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在20世纪末开始发展。然而受制于国内相关产业的不足,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长期以出口为主,出口比例占到了进出口总额的80%以上,出口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的发展情况。

  海关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出口额仅为2亿美元,2011年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达到了10.47亿美元。2013年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额跃升至14.12亿美元,同比增长21%,此后一直到2015年都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2015年首次超过20亿美元。然而,2016年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额仅为19.27亿美元,同比下降10.93%;2017年出口额为20.10亿美元,同比增长4.33%;2018年出口额突破23.68亿美元,重新回到历史高位。

  植物提取物近几年所表现出的起伏除了市场需求和价格的变动外,标准和规范欠缺是关键因素。

  标准欠缺 市场起伏

  随着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量的提高,被进口国退货的情况时有出现,并且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究其原因,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植物提取物行业标准较为欠缺导致。生产企业缺乏有效的参考标准规范,同时,行业集中度不高,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人才技术缺乏,设备工艺较差,竞争力较弱。而由于检测方法的不同出现的不同检测结果,也是不合格的重要原因。提取物的不合格情况间接加剧了我国提取物出口形势的严峻。

  实际上,团体标准已成为弥补标准不足的重要渠道。目前我国已发布团体标准56个,占总立项的70%,标准的立项是助推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如:2015年,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提出培育发展团体标准;2018年,新《标准化法》在标准分类中增加了团体标准。而在国家标准层面上,除了几种按照食品添加剂管理以外,有关植物提取物的几乎处于空白状态。据统计,在标准制定上,主要以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牵头制定,目前已经发布了5个批次的立项计划。

  内需崛起 规范待出

  随着国内市场的崛起,强大的内需成为拉动植物提取物行业增长的新动力,所以对生产管理的规范迫在眉睫。

  近日,上海市印发《上海市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保健食品原料提取物管理指南》,旨在加强对保健食品原料提取物的管理。指南重点强化了内“消”和外“供”的不同要求,强化植物提取物从生产到销售的规范途径,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其实,无论是自己使用,抑或是对外销售,都应当具备相应的原料前处理能力。

  在保健食品植物提取物的管理上,上海起到了“先驱”者的作用。但从整个提取物行业来看,去年9月份河南已经试行的《河南省食用植物原料提取物生产审查方案(试行)》,可以说是开辟了植物提取物生产管理规范的先河。不同的是,河南省食用植物原料提取物生产审查方案针对的是可食用食品植物、药食两用食品植物或新资源食品植物等可用于普通食品的植物原料。

  此外,《上海市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保健食品原料提取物管理指南》与《河南省食用植物原料提取物生产审查方案(试行)》强调的方面也各有所侧重,前者更强调过程规范,有利于监管的实施,后者则更强调生产规范,起到指导作用。从大行业来说,两者是一致的,都是提取物行业不断完善的标志与保障。

  可以预见,随着行业的不断完善,国内提取物行业的大发展指日可待。

  (施娴)

  链 接

  已发布的五个批次立项计划

  第一批(7个):虎杖提取物、积雪草提取物、柳枝提取物、人参提取物、水飞蓟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越橘提取物;

  第二批(8个):葡萄籽提取物、接骨木提取物、槐米提取物、芦丁、木瓜蛋白酶、虾青素油、橙皮苷(药品级)、橙皮苷(食品原料级);

  第三批(12个):白柳皮提取物、槟榔多糖多酚、海藻提取物(岩藻黄质)、虎杖白藜芦醇、金银花提取物(5%绿原酸)、金银花提取物(25%绿原酸)、灵芝提取物(水提)、罗汉果提取物(25%罗汉果皂苷V)、罗汉果提取物(50%罗汉果皂苷V)、绿咖啡豆提取物、绿原酸、甜叶菊提取物;

  第四批(25个):苹果提取物(苹果多酚)、罗汉果提取物(60%-95%)、白芸豆提取物、当归提取物、槟榔提取物、淫羊藿提取物、花椒提取物、万寿菊提取物、黑加仑提取物、甜茶提取物、贯叶连翘提取物、紫锥菊提取物(4%多酚)、石斛提取物、甜茶苷、芦丁、水苏糖、岩藻多糖、柚皮苷、浓缩茶粉(绿茶提取物)、莱鲍迪苷A、莱鲍迪苷D、槲皮素、番茄红素、叶黄素、灵芝孢子油;

  第五批(28个):枸杞糖肽、枸杞多糖、甘草酸、甘草酸铵、甘草酸二钾、甘草提取物粉、光甘草定、甘草酊、甘草流浸膏、甘草甜味素、灵芝孢子提取物、刺五加提取物、蝙蝠蛾被毛孢子菌丝体提取物、石斛提取物(水提)、西洋参提取物、蛹虫草提取物、绿茶提取物、叶黄素酯、黄芪提取物、桑叶提取物、葛根提取物、盐酸小柴碱、L-鼠李糖、蒲公英提取物、余甘子提取物、芦根提取物、猴头菇提取物、当归提取物(修订)。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2004/13/62152.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