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50%从业者亏损,下半年家禽市场如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5-07    来源:国际畜牧网    浏览次数:752    评论:0
导读

最近原本有所回升的鸡价停止升温,鸡肉价格逐步下跌,鸡苗价格更是跌回谷底,部分地区已经跌破一元,低迷的市场环境下,禽类养殖业盈利惨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50%的养鸡人处于亏损状态,仅有21%的人能保持盈利,剩下大部分处在盈亏平衡状态,不亏不赚,对于后续鸡肉行情53%的人都不看好,认为鸡肉价仍保持持续下滑的状态。

  最近原本有所回升的鸡价停止升温,鸡肉价格逐步下跌,鸡苗价格更是跌回谷底,部分地区已经跌破一元,低迷的市场环境下,禽类养殖业盈利惨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50%的养鸡人处于亏损状态,仅有21%的人能保持盈利,剩下大部分处在盈亏平衡状态,不亏不赚,对于后续鸡肉行情53%的人都不看好,认为鸡肉价仍保持持续下滑的状态。

  让人很奇怪,今年的肉类市场空缺很大,但是价格却始终提振不起来,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需求的疲软:

  受新冠疫情影响,餐饮业严重受创。国内毛鸡的价格之所以能够稳定,是因为餐饮行业对于毛鸡的需求量比较大,带动了毛鸡的销售。然而今年因为疫情的影响,公共集中性饮食无法正常营业,很多餐饮行业都被迫关门,毛鸡的需求量自然也就下降了。

  毛鸡的价格下跌,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和猪肉有关系。猪鸡替代作用下,对于中国的消费者而言,猪肉的需求比鸡肉要高。此前因为猪肉价格过度昂贵,不少消费者对猪肉消费下降,鸡肉作为替代品需求上涨。随着近期猪肉供应充足,储备肉定期投放,猪肉价格有了明显的下滑,消费者对于猪肉的消费提升,鸡肉的消费需求自然而然下降,从而导致了毛鸡价格再一次受到冲击下滑。

  供应的激增:

  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多地航班停飞导致国内引种出现障碍,据禽业分会数据显示,1-2月国内祖代引种量累计仅4.15 万套,同比下滑71%,给国内种禽带来很大的影响。短期的空档使得3-4月毛鸡与鸡苗价格迅速上升。需求市场预期下,引种数量大量攀升,鸡肉产品进口也随之大增。

  下半年生猪的低迷,会给家禽养殖带来价格的风险。

  从这段时间的生猪价格来看,行情自然是不好的。而生猪价格也是从2月份的18.9元一斤,下降到现在的16元。而导致猪价低迷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疫情影响啊,生猪存栏量大等等。总之猪价的行情在这段时间呈现下降趋势。

  至于下半年的猪价,由于生猪存栏量不断增加,其猪价行情肯定是不太好的。因此在下半年猪价低迷的情况下,也会拉低家禽的价格,所以来说,下半年的家禽不会很好。

  父母代种鸡和祖代种鸡在今年过多,也会影响下半年的家禽价格。

  根据农业农村部统计,今年肉鸡的祖代鸡和父母代种鸡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是因为去年的肉鸡价格较高,导致一些种鸡场过多的引进种鸡造成的。而现在肉鸡的价格在近段时间小幅上涨,但是鸡苗的价格去出现了腰斩价格。

  因此来说,由于现在的鸡苗价格还是一低价运行,而父母代和祖代种鸡现在也是产蛋高峰期。特别是在下半年的时候,过多的鸡苗会造成过多的出栏量,在家禽出栏量增多的情况下,下半年家禽的价格也不容乐观。

  疫情造成的经济低迷也会导致家禽的需求平淡。

  今年是非常特殊的,这是因为全球发生了疫情。而在疫情的影响下,国外的订单自然减少了许多。因此一些地区有的工厂已经有放假的了,还有的工人处在找活困难的境地。

  所以来说,在下半年,即使经济出现恢复,但是也是恢复的非常缓慢的。所以来说,在经济不振的的情况下,家禽的需求自然减少,而禽肉价格也会出现下滑。

  综上所述:在1~2月份的时候,由于各地封村封路等原因,导致家禽交易不畅,价格自然回跌。虽然这段时间复工复产,但是由于现在家禽正填补前段时间的空白期,而造成上涨。但是到下半年,由于上述三种原因,则验证了家禽的价格是不好的。

  当前影响养殖的因素归结起来主要是:前期养殖亏损,当前肉鸡市场行情仍不太好,价格不稳定。对于后期(4月份)肉鸡市场价格预期,33%的人认为以持稳为主,仅有11%认为价格会稳中偏强,另有11%认为价格继续走弱。

  当前疫情逐步控制,种高孵化产能逐步提高,多数孵化场已由停孵转为满负荷孵化。2月肉鸡补栏偏低,随着各项针对性政策陆续实施,促进养殖补栏增养,鸡苗交易活跃度提高,利好苗价,但疫情尚未完全过去,禽苗供需较往常仍旧不稳定,预计短期肉鸡苗价格震荡调整为主。当前肉鸡消费逐渐恢复,由于1-2月补栏偏低,肉禽养殖总量环比略显偏低,近期终端市场需求欠佳,产品走货不快,企业库存持续走高,收购积极性欠住,但供应面支撑市场,肉鸡价格整体延续高位,预计短期肉鸡价格适度偏强运行。但从当前情况来看,需求持续未恢复,成为压制当前肉禽价格主要因素。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2005/07/64006.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