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全国春播进度快于往年,早稻播栽全部完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5-07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724    评论:0
导读

“千层石树遥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从岭南到塞北,春季粮食生产热潮涌流。截至5月5日,全国早稻播栽已经全部完成,中稻播栽12%,春播玉米已播种63.8%,进展快、苗情好,为粮食丰收打下好基础。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表明,我国种植业增加值逆势增长3.5%,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亮点。

   全国春播进度快于往年,早稻播栽全部完成

  粮仓更稳固 菜篮更丰富

  粮稳天下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

  “千层石树遥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从岭南到塞北,春季粮食生产热潮涌流。截至5月5日,全国早稻播栽已经全部完成,中稻播栽12%,春播玉米已播种63.8%,进展快、苗情好,为粮食丰收打下好基础。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表明,我国种植业增加值逆势增长3.5%,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亮点。

  稳面积:确保口粮稳在8亿亩以上,粮食总产达1.3万亿斤以上

  面积、面积,还是面积!这个春天,稳定粮食面积成为农业生产的最强音。

  粮农动起来,干部动起来,新型经营主体动起来,各地克服疫情不利影响,撸起袖子加油干。

  洞庭湖畔,鱼米之乡。“针线需要密密缝,边边拐拐的地都要播上。”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欧江岔镇牌口村种粮大户刘进良说。秧插下了,他正张罗着给大田灌水,还琢磨着稻田里养啥鱼效益更好。

  中原粮仓,丰饶之地。“俺最上心的是粮食种植面积。有了面积,产量才有保证。”说到种粮,河南省荥阳市新田地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杰来了精神。

  “瞧,俺们一个合作社,就干了10万亩,得劲!”这位种田“老把式”说,合作社有成员203户,辐射带动了周边5个乡镇60个村的1.2万户农民。去年冬种的时候,合作社种植了“新麦26”强筋小麦4万亩。李杰觉得不过瘾,又在兰考、巩义、鄢陵、太康、武陟、新郑等6个县市推广了6万亩。

  ——面积为“王”,在干部的心头,是大局。

  “就是要站在决胜全面小康的高度,稳住粮食面积。”安徽省省长李国英说。4月11日一大早,他就赶到凤台、颍上两县调研稳定春播面积。目前,安徽春播粮食146万亩,同比多13万亩。

  江西,已播栽早稻1833万亩,比上年增加190万亩。湖南,小春粮食种植面积1662万亩,比上年增加6.4万亩。

  ——面积为“王”,是真抓真管。

  稳面积成为粮食生产约束性指标,“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越扎越紧。今年我国将确保谷物面积稳定在14.2亿亩以上,口粮面积稳定在8亿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夏粮丰收有基础。目前,全国春播进度快于往年,粮食种植意向面积9亿亩左右,比去年有所增长。

  稳政策:价格托底,补贴给力,种粮吃上定心丸

  “国家对粮食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咱们粮农心里托底!”这个春天,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草市镇大窝棚村村民霍秘财盘算着扩大春播土地面积。

  小康不小康,种粮第一桩。“种粮好处多,国家得收储,粮农得收益,农村得发展。大哥二哥大表哥,谁都落着好,这不种粮,干啥呐?”陕西省紫阳县毛坝镇瓦滩村粮农邓成松一口浓重的陕西腔。

  ——稳定粮食价格,种粮主体吃上定心丸。

  国家最近公布了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其中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21元、127元和130元。早籼稻和中晚籼稻价格,每百斤提高1元。

  种粮大户刘进良说:“今年我种的都是优质早稻,这下子,水稻丰收就是口袋增收咯!”

  “产得出,卖得好,粮食生产每个环节上都要保护和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表示,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粮食收购各项政策,粮食收购企业敞开收购,随时收购,方便农民;还要公平定等,优质优价,服务农民。

  ——强化粮食补贴,粮农获得感不断提升。

  “种粮不交税,还给各种补贴,咱粮农真有福气。”山东省郯城县归昌乡陈庄村村民陈龙说。

  今年中央财政下达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补贴、高素质农民培训补贴。同时加大双季稻生产支持,统筹整合稻谷补贴、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农业社会化服务、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等资金共计36.7亿元。

  补贴,补在了粮农的心坎上,补在粮食生产的刚性需求上。

  “把种粮补贴补在项目上。”四川省农业农村厅长杨秀彬说,今年四川着力粮经复合和稻渔综合种养,发展优质稻1000万亩和酿酒专用粮基地。在川南、川东适宜区蓄留再生稻400万亩以上,确保增产2亿斤。

  江西累计安排早稻扶持资金15.6亿元,全面落实产粮大县奖励资金、耕地地力补贴、早稻轮作等政策,引导各地追加奖补政策,集中支持早稻生产。

  湖南启动农机“131”工程,通过财政贴息1亿元,撬动信贷投入30亿元,实现购机补贴过10亿元……

  稳产能:夯实基础,确保粮食供得上供得好

  春雨伴桃花,耕种满田畴。

  从忙碌的春耕春播看过去,高标准农田来了,测土配方施肥来了,耕种收一体化来了,农业云计算来了……农田发生着深刻变革。

  从“吃不饱”到“吃不完”。2004年开始,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到2019年已经实现了粮食产量“十六连丰”。2019年,我国粮食产量13277亿斤,同比增加119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公斤,高出世界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一大截。

  从“吃不完”到“吃得好”。以高质量发展为主基调的粮食生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藏粮于地,提升地力,确保粮食产得出。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64岁的黑龙江绥化市兰西县远大镇双太村粮农王庆河惦着保护黑土地的好。

  近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力争到2025年,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1.4亿亩,占东北地区适宜区域耕地总面积的70%左右。

  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到今年年底,我国将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9亿亩划定任务,其中6亿亩用于口粮生产。“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到今年底,全国将建成5683处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380万公顷。

  藏粮于技,提升科技,确保粮食供得上。

  “吨粮田,在过去想都不敢想。现在,粮食主产区两季粮食都突破了1吨。”山东省种子管理站副站长王文涛感慨。

  杂交稻、再生稻、超级稻、海水稻,一项又一项水稻品种栽插在大田里,栽插的是科技,栽插的是丰收!目前,小麦单产800公斤以上,玉米单产1100公斤以上,农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了59.2%。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粮食种植方式脱胎换骨。我国三大主粮化肥利用率达到39.2%,农药利用率达到39.8%,分别比2015年提高4个和3.2个百分点。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跨上70%台阶。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综合机械化率均超80%。

  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人是关键因素。把粮食产能藏在粮农素质中,藏粮于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成了新型职业农民的标配。目前,我国每年培养146万新型职业农民,到2020年底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将达到2000万人。

  “农户忙着早稻插秧的事,咱们合作社得跟上趟。”作为新型职业农民,方智勇和4个返乡的农民在家乡四川省邻水县办起了盛世种植专业合作社,专门为粮食和其他重要农产品生产提供“田保姆”服务,他这一干,就是6年,托管了粮田7500亩。

  在河北省南和县河郭乡左村田头,新型职业农民靳彦杰,边浇地边用无人机监测墒情:“春浇一水,亩产千斤啊!”

  面积稳、政策稳、产能稳,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中!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2005/07/64011.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