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从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截至4月29日,河南小麦条锈病累计防治5679.47万亩次,赤霉病累计预防7958.35万亩次,基本做到了条锈病应治尽治、始终被控制在点片阶段;赤霉病应防尽防、最大限度降低了流行风险。
农业部门表示,5月1日后,随着气温升高,小麦条锈病扩展蔓延将受到明显抑制;赤霉病预防窗口期接近尾声,加之气象预报未来一周河南省无明显降雨,不利于赤霉病发生危害。
此外,河南省局部地区出现干旱。据农情调度显示,截至4月29日,全省小麦受旱面积119.7万亩。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看天、看地、看苗,分类施策、科学浇水。近一周以来,全省各地已浇水642万亩。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抓好条锈病、叶锈病、穗蚜等病虫害防控,落实“一喷三防”措施,全面控制病虫危害。
同时,重点防范干热风、烂场雨等自然灾害,确保夏粮丰产丰收。
在小麦赤霉病同样多发的安徽,15个小麦生产市已全部完成二次赤霉病防治任务,共防治8685.5万亩次,目前工作重点转向防治“查缺补漏”和灌浆期田管工作。此外,全省还兼治(防)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蚜虫分别为836万亩次、380万亩次、2717万亩次。
据了解,今年安徽省共落实赤霉病防控财政资金6.28亿元,较上年增加4.23亿元。全省累计投入统防统治组织6193个、现代植保机械23439台/套。全省开展赤霉病统防统治6954.2万亩次,占已防治面积的80.1%,同比提高33.3个百分点。
阜阳市重点做好“筹好钱、抓好药、调好械”3项工作,投入各类植保机械4万多台套,防治小麦赤霉病1556.8万亩次,实现了二次防治全覆盖;并安排1000万元对各县(市、区)进行奖补。亳州市开展小麦赤霉病统防统治1429.4万亩次,占全市小麦种植面积的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