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养殖模式创新 仪陇生猪“复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5-16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921    评论:0
导读

今年四川全力推动生猪恢复生产,制定了努力完成出栏6000万头的目标。据省农业农村厅调查,去年9月以来,无论是规模场还是散养户,生猪出栏已连续5个月增长。仅3月全省规模场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存栏和出栏生猪环比分别增长8.92%、7.52%和14.69%。

  核心提示:四川仪陇是生猪调出大县,去年受非洲猪瘟影响,生猪出栏量由2018年79万头锐减到59.95万头,今年该县制定的目标是恢复到73万头,相当于在去年基础上净增21%,仪陇是如何行动的呢?加强非洲猪瘟的防控,鼓励规模场向标准化、现代化靠拢,尤其鼓励“众筹养猪”及“政府+企业+金融+养殖户”的生猪代养模式。随着入驻龙头企业的提档升级,与之合作的规模养殖场也跟着技改,按新标准进行建设。采取双向倒逼措施,种植养殖双方必须选择对象签订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协议,才能批准选址建(园)场。多措并举,仪陇信心十足。
 
  今年四川全力推动生猪恢复生产,制定了努力完成出栏6000万头的目标。据省农业农村厅调查,去年9月以来,无论是规模场还是散养户,生猪出栏已连续5个月增长。仅3月全省规模场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存栏和出栏生猪环比分别增长8.92%、7.52%和14.69%。
 
  记者日前走访了仪陇县从事生猪生产的龙头企业、规模养殖场及一些散养户,从目前情况来看,该县生猪恢复生产形势良好,村组、乡镇及主管部门对完成既定目标信心十足。
 
  “今年我们已出栏肉猪18.8733万头,尚存栏36.2884万头,其中能繁母猪2.9126万头,后备母猪0.4957万头;并且,今年我们拟新改扩建年出栏肉猪4000头左右标准场40个,可年新增出栏肉猪16万头以上。”仪陇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股股长吴应强说。
 
  养殖热情高涨 疫情防控不松懈
 
  赛金镇仪陇沟村村主任胡生平,2015年前在广东务工,回乡后发现村里人养猪的越来越少,他所在的二社只有一家养母猪。从2016年起,胡生平开始发动群众养猪,二社的母猪当年增加到18头,他自己家养了6头母猪,自繁自养,并常年维持这个规模。
 
  “去年非洲猪瘟,我家死了5头母猪,但9月份我就补充了5头;往年我上半年出栏仔猪,下半年用卖仔猪的钱来养育肥猪,一年出栏肉猪50头左右;去年因死了母猪,所以下半年只出栏了6头育肥猪;由于补栏早,所以今年又可恢复到以往的水平。”胡生平说。
 
  像胡生平这样的养殖规模,按照当前的行情,一年毛收入可达23万余元,除去所有成本,纯利润可达15万元左右。“很轻松,我们两口子就能搞定,而且还有空余时间搞种植,去年我种了10亩水稻,收了8000多斤稻谷。”胡生平说,如今返乡养猪的人越来越多。
 
  仪陇沟村共有454户、1539人,全村从事养猪的散户约有210多户,母猪存栏量为50余头,今年出栏量约为1500头左右,人均可增收4500余元。“现在猪苗特别紧张,为了防止非洲猪瘟,县上禁止猪苗从县外调入,因群众养殖积极性高涨,对猪苗的需求只能由镇畜牧兽医站来负责调剂,目前已从镇外购进猪苗约1000头。”赛金镇副镇长赵小兵说。
 
  随着各地生猪恢复生产,四川要求绝不放松非洲猪瘟的防控,并推动各地立即恢复在高速公路和非高速省级间公路入口的检查站,截至目前,全省已设立491个临时检查站,同时设立了333个非高速公路临时检查站。仪陇县共落实县级部门和乡镇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经费1060余万元,拨付生猪捕杀补助资金373万余元,督促保险理赔付资金1925万余元。
 
  规模场成主力军 “代养”模式成主流
 
  位于双胜镇永久村的一个省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业主张有福,对记者来访的态度是:绝对不能进场参观,只能在外面找地方聊。“即使是防疫人员,除非先洗澡、消毒,然后穿全套防护服,否则也是不允许进入的。”张有福说,因为严,去年该场未受疫情侵袭。
 
  张有福的养殖场现存栏1188头,每年养两批,年出栏2400头左右。他与龙头企业“正邦集团”合作,按公司要求建标准化圈舍,并由公司提供猪苗、技术、饲料、防疫药品等,然后由公司保底价收购。今年张有福与“正邦”签订的收购价为不低于13.5元/斤,如果市场价超过15元/斤,超出部分公司返15%给他。这样算起来,每头猪有500元纯利润。
 
  双胜镇畜牧兽医站站长马斌说,全镇有规模养殖场14家,最大的年出栏6000余头,最小的年出栏1000余头;另有养殖大户15户,户均年出栏都在150头以上。双胜是仪陇生猪生产最重要的乡镇之一,全镇去年都未受到非洲猪瘟的侵袭,年出栏达4.5万头,今年县上下达的任务也是4.5万头,完成绝对没有问题,因猪苗紧缺,估计增长幅度不大。
 
  无论是双胜还是塞金,规模养殖场都是与龙头企业合作,合作方式均是按“六统一”标准,公司承担市场风险,养殖户承担养殖风险,双方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了产业发展。
 
  四川为生猪稳产保供,各地层层分解任务,各级加紧督促落实,鼓励散户自繁自养,鼓励规模场向标准化、现代化靠拢,尤其鼓励“众筹养猪”及“政府+企业+金融+养殖户”的生猪代养模式。

  龙头挑大梁 引领产业瞄准行业一流
 
  进驻仪陇县的诸多龙头企业,“温氏”无疑是挑大梁的。据仪陇县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覃勇介绍,去年公司两个仔猪繁育基地共出栏仔猪26万余头,通过与一些规模养殖场代养合作,在全县生猪出栏总量中占比达到40%。正在建设中的柳垭仔猪繁育基地,可年产仔猪15万头,预计10月可正式投产,届时,“温氏”将占据仪陇养猪业半壁河山。
 
  正在建设中的柳垭仔猪繁育基地,采用大跨度钢结构建造,配备全自动环控系统、自动化喂料系统、自动化清粪系统、自动化高压冲洗系统、全套栏体系统和网络监控系统,可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自动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喂量和营养搭配。“最大的优势是可大大节约人力,15万头生产能力的基地只需75人,以前至少需150人,减少一半。”覃勇介绍说。
 
  而且,“温氏”今年还将在仪陇建设两个肉猪示范场,并发展几个养殖小区,其中一个规模示范场预计11月份投产,另一个约在明年2月投产,建成后可年增出栏10万头。
 
  随着“温氏”自身的提档升级,与之合作的规模养殖场也必须跟着技改,与之合作的新建场必须按新标准进行建设。仪陇县今年已落实了25个规模场的选址,按照“温氏”最新设计标准(3.0版),其中13处已开工建设。全部建成后可新增年出栏10万头以上。
 
  种养循环 推进禽畜粪污资源化利用
 
  在双胜、塞金等乡镇,沿途可以看到绵延不断的柑橘产业基地,这便是“百里柑橘产业环线”,由龙头企业“海升集团”引领发展。在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下,“温氏”与“海升”签订了协议,“温氏”的粪污通过资源化利用,全部用作了“海升”的有机肥,当地俗称“猪牵柑”模式,动漫小猪牵手动漫柑橘的LOGO招牌已十分醒目地树立在产业大道旁。
 
  仪陇县在努力推动生猪恢复生产的同时,大力推进禽畜粪污资源化利用,共完成了422个禽畜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改造升级,建设种养循环基地10.5万亩,建设海升柑橘产业基地沼液沉淀过滤池15口,容积3500立方米,年产5万吨的海越有机肥厂已竣工投产并正常运行,3个沼液储运社会化服务组织购置沼液运输车15辆,异地储运沼液3.5万吨。
 
  “对于种植业企业(业主)和养殖业企业(业主),我们采取的是双向倒逼的措施,双方都必须选择对象签订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协议,才能批准选址建(园)场,”仪陇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北平说,“‘温氏’与‘海升’就是这样,养殖场的粪污干湿分离后,干粪被用于制造有机肥,液体被变成沼液后,通过管道输送到柑橘产业园区,直接作肥料灌溉。”
 
关键词: 生猪,调查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2005/16/64936.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