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食品科技 » 正文

区块链让食品“身份证”“码”上可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5-20    来源:中国科学报    浏览次数:553    评论:0
导读

近日,英国巴斯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区块链将成为消费者的朋友,保护他们免受食品污染、欺诈、非法来源的损害。“区块链技术很可能像现在的条形码和二维码一样,为产品的可见性和可追溯性提供更多的功能,帮助消费者做出明智的购买选择。”该研究负责人、巴斯大学管理学院研究员迈克尔·罗杰森表示。

  时隔12年,“大头娃娃”事件在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再现。

  与“三鹿奶粉事件”不同,这不是一起奶粉质量问题,而是无良商家“挂羊头卖狗肉”,将固体饮料冒充奶粉销售给消费者。

  无论是虚假宣传还是食品安全事故,如何保证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已经成为一项需要更多科技参与解决的课题。

  近日,英国巴斯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区块链将成为消费者的朋友,保护他们免受食品污染、欺诈、非法来源的损害。“区块链技术很可能像现在的条形码和二维码一样,为产品的可见性和可追溯性提供更多的功能,帮助消费者做出明智的购买选择。”该研究负责人、巴斯大学管理学院研究员迈克尔·罗杰森表示。

  “前世今生”可查不可改

  目前,全球主要国家都在加快布局区块链技术发展。在食品安全领域,区块链技术凭借其独特优势,将进一步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一览产品的“前世今生”。

  浙江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蔡亮告诉《中国科学报》:“区块链技术具有分布式、难篡改、可追溯的技术特性,应用在保障食品安全领域,可以发挥安全、透明、高效的优势。”

  与传统记账不同,区块链是一种由多方共同维护、使用密码学保证传输和访问安全、能够实现数据一致存储、难以篡改、防止抵赖的记账技术。

  “借助区块链天然的块链式结构,可以实现从原料、加工、包装、运输到零售的食品供应链完整流程信息的可追溯;同时,参与者可以交叉审核数据的真实性,任何一方均无法单独篡改数据,信息更为可信和安全,这还有助于食品生产企业与消费者建立信任。”蔡亮说。

  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张乐君还指出,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保障食品安全领域,还可以提升食品供应链管理效率,改善供应链中生产、加工、运输、配送、库存和销售等流程管理,尤其可以为零售商提供更好的产品保质期管理,进而减少食品过期浪费而造成的损失。此外,区块链技术还有助于企业更好地遵循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增强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度,更好地实现产品价值。

  加强技术融合 突破局限性

  然而,区块链技术并非完美,还具有一定局限性。迈克尔·罗杰森在研究中指出:“区块链技术具有局限性,这种对产品的可见性仍然依赖于人类输入正确的信息,因此,供应链需要自始至终使用数字化处理。”

  对此,蔡亮解释道,区块链技术要从两方面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一方面是保证区块链账本中数据的真实性,这由算法和程序来保证。参与者可以交叉审核数据的真实性,任何一方均无法单独篡改数据,进而避免单方面数据作假,保障数据真实性。

  另一方面是保证链上信息的真实性,但是上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人为因素。因此,要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与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融合应用,进而实现真实信息的获取。

  此外,“隐私”保护也是区块链技术应用所面对的重要问题。“基于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数据的‘可用不可见’,进而在保护数据隐私的情况下实现数据的可信共享,保障信息安全。”蔡亮说。

  张乐君补充道,在实现整个供应链透明度的同时,还需要明确哪些数据可以通过区块链对外发布,对于隐私部分数据,可以结合密码学的技术加密后上链,例如基于属性加密技术、椭圆曲线算法等等。另外,联盟区块链和私有区块链都可以对用户进行访问控制,以此来保证数据隐私。

  构建区块链产业生态

  随着区块链技术在各领域的延伸,各国加快了区块链在食品安全领域应用的步伐。不久前,英国食品标准局(FSA)已成功完成区块链试点,追踪牛屠宰场的肉类;法国总统呼吁农场主运用区块链进行供应链食品追踪,保障从原材料生产到包装和加工的每一件产品的品质安全。我国区块链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

  然而,迈克尔·罗杰森在研究中发现,虽然一些大公司已经意识到区块链技术的潜力,但却不愿意与区块链分享其试验结果,这意味着行业共享放缓,同时也剥夺了消费者的潜在利益。有趣的是,他发现较小的组织更愿意分享自己的研究经验。

  “我国食品生产者经营规模小、分散、组织化程度低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区块链技术的推广应用,需要创新相关制度或组织加以协调。”张乐君说,“此外,部分企业不愿支付成本搭建区块链网络、不愿将内部数据共享,调动供应链企业上链积极性存在一定困难。”

  张乐君认为,政府应该呼吁零售巨头使用区块链底层技术,为食品领域在生产、流通、消费、检测、追溯等食品供应提供解决方案,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自身的食品安全溯源上,构建一个开源、开放的食品及相关领域的区块链生态平台。

  区块链技术的相关标准制定也至关重要。迈克尔·罗杰森在研究中指出,由于没有特定的标准,当供应链使用各种各样的区块链系统时,由此产生的成本可能会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限制在高价值商品中。

  对此,蔡亮指出,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机构的号召力与推动作用,通过监管牵头、完善标准和法律法规,构建良好的区块链生态体系,为食品供应链的参与方提供制度保障和实践指导;其次要进一步开展区块链核心技术研究,探索出更为高效、安全和可信的系统架构来支撑食品安全的具体业务场景,产生切实的业务收益,助力行业推广。

  实际上,除了先进技术的应用,消费者自身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主体。“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加大了食品安全信息的公开,公开了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食品安全抽检不合格产品信息、食品安全日常检查和专项整治信息、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惩处信息等。但是公众对这些官方信息却很少关注。”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教授崔桂友告诉《中国科学报》。

  崔桂友介绍,2019年对江苏省13个设区市的近万名消费者进行了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很多消费者对抽检结果信息不清楚或完全不知道,对政府的监管工作成效了解甚少。

  此外,区块链企业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的专家也表示,目前区块链技术服务主要面向企业与消费者两端,企业端需要实现食品安全信息数据的录入,消费者端需要食品安全信息数据的公示与查询。然而消费者端对溯源的认可度较低,部分消费者认为溯源只是企业营销的手段。转变消费者观念,深化消费者对区块链应用价值的认知,廓清区块链技术在食品安全场景应用的错误认识,这往往需要较长周期。

  “随着区块链技术在食品溯源领域的应用场景、解决方案的日益成熟,基于区块链的食品溯源平台搭建主体明确,区块链技术性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溯源平台中的信息可信度不高、信息处理性能等问题将得以解决,食品溯源将迈向新的阶段。”张乐君说。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08/SCM-08-2019-0300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2005/20/65225.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