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办的第十期中国农业保险论坛(CAIF)上,《中国农业生产风险区划地图册》发布。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反映各省(区、市)主要农作物生产风险空间差异的大型图册,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风险管理研究创新团队,在运用农情灾情险情大数据对中国农业生产风险现状进行评估与区划的基础上编制而成。
据了解,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自2007年以来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农业生产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严重滞后而引发的道德风险、逆选择、高赔付、高费用等问题异常突出,严重影响到农业保险持续健康发展。2019年,财政部、农业农村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农业保险风险区划研究,构建农业生产风险地图。
《地图册》编制依据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农业统计数据、农业农村部中国县级农业农村经济统计数据、银保监会农业保险业务数据、典型农户调查数据和一些典型案例研究数据。评估技术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基于风险损失评估方法。地图制作方面,风险等级划分采用了分位数分级法,并针对每一种农作物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配色标准。对全国省级和31个省县级两种尺度下农业保险中央补贴的11种作物品种(水稻、玉米、小麦、棉花、大豆、马铃薯、油菜、花生、芝麻、甜菜、甘蔗)生产风险评估、区划和地图展示,共编制了288张地图,充分展示了我国主要农作物生产风险的区域分布特点。可作为我国各级政府和保险机构制定农业生产风险管理策略、科学厘定农业保险费率、优化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参考标准,对提高我国农业相关主体风险和保险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开展农业生产的防灾减损工作、加快我国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