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食品科技 » 正文

科技创新驱动油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0-26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浏览次数:521    评论:0
导读

日前,从在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召开的科技创新引领油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了解到,油料所坚持面向国际油料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油料产业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油料种质资源与功能基因挖掘利用、优质高产高油抗病育种、农产品产品质量安全、脂质营养与产品创制等研究领域实现了理论、技术、产品链式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和平台建设等全面发展,有力支撑了我国油料科技创新能力跃居世界第一方阵前列,显著提升了我国食用油供给水平和质量,为维护国家食用油安全、服务“三农”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日前,从在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召开的科技创新引领油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了解到,油料所坚持面向国际油料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油料产业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油料种质资源与功能基因挖掘利用、优质高产高油抗病育种、农产品产品质量安全、脂质营养与产品创制等研究领域实现了理论、技术、产品链式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和平台建设等全面发展,有力支撑了我国油料科技创新能力跃居世界第一方阵前列,显著提升了我国食用油供给水平和质量,为维护国家食用油安全、服务“三农”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3项国家大奖  几代人辛勤耕耘
 
  油料是人类三大营养素中油脂与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全国油料常年种植面积约4.5亿亩,在国家食物安全和乡村振兴、健康中国战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介绍,建国之初,全国食用植物油年产量不足100万吨,人均年消费不到1.8公斤,仅为人体基本需求的15%左右。为了促进油料科技和生产的发展,国家于1960年成立了油料所。
 
  几代油料所人秉承“团结、奋斗、求是、奉献”的精神,立足油料产区,接续努力,先后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励219项。自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以来,油料所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级成果奖励23项,平均不到2年产生一项国家大奖,涉及油菜、花生、大豆等品种资源与新品种选育、栽培生理、植物营养、病害防治、质量安全、加工利用等研究领域。其中,油菜领域获得14项,占全国油菜领域国家科技奖励的四成。
 
  目前,油料所已发展成为学科专业齐全、人才力量雄厚、条件设施先进、综合实力一流的现代研究所,培养出2名院士领衔的国家级、省部级结构合理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成了涵盖资源保存、品种选育、良种繁育、试验示范等功能,覆盖一熟制、两熟制、三熟制布局的武昌本部基地、武汉阳逻综合试验基地、湖北汉川转基因试验基地、青海平安北繁试验基地、江西进贤三熟制试验基地,建成了30余个国家和省部级创新平台、观测台站,成为国家油菜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国家健康油脂产业科技创新联盟、脂质科学与健康国际创新合作联盟的牵头单位。
 
  三次跨越  食用油供给水平和质量大幅提升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油料所育成的甘油3号、甘油5号等国内首批适于长江流域的甘蓝型油菜品种,推动了我国油菜生产以甘蓝型替代白菜型的物种变革。与此同时,油料所攻克了60年代以来制约油菜生产发展的“花而不实”难题,在科学理论与生产实践上作出了重大贡献,推动了我国硼肥的施用,其原理和技术成果在油菜和棉花、蔬菜等作物生产上广泛发挥作用至今。上述成果有力促进了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我国油菜由低产到中产的第一次跨越。到1979年全国油菜亩产提高到58公斤左右,相比60年代初增长了约103%,全国油菜总产则增长了约226%,菜籽油占油料作物产油量的比例从18%上升到38%。
 
  20世纪八十年代,油料所育成的中油821油菜品种树起了一座高产、稳产、抗病的丰碑,全国累计推广近2.3亿亩,覆盖了当时全国30%以上的油菜面积。中油821和油料所研发的水田三熟油菜高产栽培、两熟油菜秋发高产栽培以及菌核病防控等技术,有力推动了油菜由中产到高产的第二次跨越。到90年代末,全国油菜亩产提高到100公斤左右,相比70年代末增长了约75%,总产增长了约374%,菜籽油占油料作物产油量的比例上升到52%。到1993年全国食用油人均消费相比建国之初提高了近4倍,正是由于供给能力增加,1993年国家取消了长达40年的食用油限量供给制度。
 
  早在1978年,油料所率先开展双低油菜育种,培育出中双1号、中双4号等国内首批具有实用价值的双低油菜品种,为全国同行提供了宝贵的双低亲本资源。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育成的中双7号、中油杂2号、中双9号、中油杂11等系列油菜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与同期研制的双低油菜速测技术、优质油菜加工技术、双低油菜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等成果,推动了我国油菜生产从高产向优质高产的第三次跨越。到2009年,全国油菜优质化率超过90%,亩产达到125公斤,单产和总产比90年代末均增长了约25%,并显著增加了优质饲料蛋白的供给。

  3.5万余份种质资源  世界最大油料作物资源库
 
  依托油料所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油料作物种质资源库,保存着国内外油菜、花生、大豆、芝麻等油料作物种质3.5万余份,成为油料科技创新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依托这些资源,油料所开展高产、高油、抗病、抗逆、养分高效等优异资源的发掘利用,开办油菜基因资源“超市”,免费提供给全国育种机构利用。
 
  大别山区是我国重要的花生产区,上世纪60年代,青枯病导致当地出现严重的花生“死棵”问题。群众盼望着说,谁能帮助解决,我们抬他上北京。为了攻克这一“绝症”,油料所从1800余份花生品种资源中,鉴定出首个抗青枯病花生品种“协抗青”。至目前,油料所已实现了抗青枯病品种的五次更新换代,培育出聚合抗病、高产、高油与优质营养等性状的高油酸抗青枯病中花29、中花30等系列品种,在花生青枯病抗性资源研究与育种方面走在了国际前列。
 
  通过聚合优异性状,油料所创制出了一批突破性育种材料,其中含油量达65.2%的特高油油菜品系Q924,创造了世界油菜含油量的最高纪录。在此基础上,培育出了含油量超过50%的中油杂19、中油39等一批集超高油、高产、优质、抗病于一体的适宜机械化生产的油菜新品种和高产稳产优质大豆、花生、芝麻新品种。据介绍,建所以来,油料所已培育油料品种230余个,油料品种和生产技术常年应用面积4000万亩,覆盖全国油菜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
 
  14个国际合作平台  跻身油料科技世界先进水平
 
  上世纪80年代,油料所通过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际同行合作,有力推进了我国双低油菜育种进程。而如今,油料所育成的系列优质油菜品种,双低品质和含油量水平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实现了由跟跑到并跑和领跑。通过长期实施引智项目,油料所在油料品质检测、生物毒素检测等领域实现技术反超,其中研制的黄曲霉毒素高灵敏检测技术,打破了国际垄断,灵敏度比国际提高了10-50倍,广泛应用于五大类65种农产品和食品检测中。
 
  “十二五”以来,油料所在国际发起并领衔油菜、甘蓝、芝麻等作物基因组测序,克隆出一批高油、高产、抗病等重要农艺性状功能基因,揭示了相关遗传机理,在《科学》《自然植物》《美国科学院院刊》《自然通讯》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50余篇,学术论文数量跃居油料学科全球第二,使我国油料基础研究赶超了世界先进水平。
 
  目前,油料所国际合作伙伴遍及“一带一路”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国际半干旱地区热带作物研究所、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植物遗传资源研究所、拜尔、先锋、玛氏、岛津等国际知名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共建了油菜遗传改良与利用、油脂质量安全、油料绿色加工与高值化利用、花生黄曲霉防控联合实验室等14个国际合作平台,国际合作伙伴获中国政府友谊奖。
 
  油料产业新跨越  助力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
 
  油料所以油料产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加强协同创新和链式集成创新,提出以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挖掘的“双全”模式,引领油料产业向功能型、效益型、生态型和三产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跨越。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油料科技支撑“863”行动,建设松滋、监利、武穴、婺源、望江、安康等8个以上综合示范区,辐射带动60个以上重点示范县和300个以上微观经营主体,促进科技成果集成转化应用,为油料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在安徽望江,集成示范油菜品种中油杂19、精量联合直播、全营养缓释专用肥、病虫草害绿色高效综合防控、机播机收适度管理、7D功能型菜籽油产地加工等技术,建立了油菜全产业链绿色高效技术模式,实现了油菜生产高产、高油、高抗、高品质、高Vc和高效益,大面积示范每亩综合效益达到3600元。
 
  在江西婺源,以功能型菜籽油、功能型油菜薹、油菜花农旅融合三大类主导产品开发为重点,集成多功能油菜新品种、菜油两用技术、7D产地加工等关键技术,全价值链挖掘油菜“油”“菜”“花”“蜜”等价值模块产值,实现了油菜三产融合发展,使油菜产业成为婺源经济支柱产业。
 
  四川阿坝7D功能型高原绿色菜籽油“壤巴拉彗科”品牌+农户+电商+民俗文化模式和湖北恩施田凤坪高山油菜种植与花海打造,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带动了贫困山区脱贫增收。
 
  受到广泛关注的全球首个硒高效蔬菜杂交种“硒滋圆1号”等油菜薹和优质双高大豆、高油酸油食兼用花生、叶片专用芝麻、油料功能脂质高效制备关键技术、油料品质和农产品生物毒素检测技术,以及“美农”系列多彩观光油菜、秋季油菜花海景观、冬季绿肥油菜、观赏型芝麻、花生等技术成果,开启了油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2010/26/75592.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