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回顾绿色食品发展历程,总结经验,展示成就,奋力开创绿色食品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11月6日,在厦门市第二十一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召开期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举办了“发展绿色食品 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出席会议并发布了绿色食品重大课题研究成果。
2020年3月,中心组织立项《绿色食品生态环境效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评价》重大课题;7月,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团队中标并承担课题研究工作;2021年9月7日,该课题顺利通过专家验收。张福锁院士团队采取实地采样、企业座谈、市场调研、实验室检测、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工作方式,通过对全国25个省市520个绿色食品基地、4233份土样、10个代表性城市2000多份调查问卷、3821份网上调研和9010份原始数据进行科学深入的研究论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结果显示,绿色食品事业经过30年的发展,在生态环境效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
在生态环境效应方面:绿色食品生产模式减肥减药成效显著,作物产量呈现“三增一减”效应。绿色食品生产模式化学氮肥投入量减少39%、化学磷肥投入量减少22%、化学钾肥投入量减少8%,近10年累计减少化学氮肥投入1458万吨;农药使用强度降低60%,近10年累计减少农药投入54.2万吨。与常规种植模式相比,绿色食品生产模式作物产量平均提高11%,其中粮食、蔬菜类及经济作物单产分别增加12%、32%、13%,水果类作物单产降低17%。绿色食品生产模式有效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土壤健康。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17.6%、14.1%、38.5%和27.1%。种植绿色食品10年后,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分别增加31%、4.9%、42%和32%。绿色食品生产模式减排效果显著,大幅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近10年,氨挥发累计减排98.42万吨;硝酸盐(NO3-)淋洗减少61.98万吨;一氧化二氮(N2O)减排4.29万吨;温室气体减排5558万吨;2009~2018年,绿色食品生产模式累计创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32059亿元。
在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方面:绿色食品产业积极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绿色食品企业和产品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70%以上的企业管理者认为发展绿色食品有利于其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升级,企业年产值增加50.3%,农户收入增加43%。绿色食品品牌已成为形象良好的发达品牌。绿色食品标识知晓率达到73.5%,绿色食品总体购买率达到58.9%,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意愿支付溢价为51.6%~65.1%,75%以上的消费者认为绿色食品品牌具有美誉度,60%的消费者对绿色食品有忠诚度和推荐度。
在社会效应方面:绿色食品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效应。90.7%的企业认为发展绿色食品后,危害员工健康安全的生产环节减少,生产防护措施更充分;75%以上的消费者认为绿色食品改善了食品安全问题,89.5%的消费者出于健康安全原因而购买绿色食品,72.3%的消费者认为绿色食品有助于帮助他们形成绿色环保观念。绿色食品在制度效应、模式效应、技术效应、健康安全效应,示范引领效应等方面成效显著。带动了我国现代农业生产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示范和引领了中国农业的现代转型;促进了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保障了食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培育了公众的绿色环保观念,形成了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