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食品科技 » 正文

青岛农大马倩副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在食品化学领域TOP期刊《Food Chemistry》发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1-20    来源: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浏览次数:431    评论:0
导读

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省高校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马倩副教授与农学院刘义国副教授合作对青岛农业大学培育小麦品种“青麦6号”的乙烯调控的耐盐基因进行了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的联合分析,研究结果发表在食品化学领域TOP期刊《Food Chemistry》(一区,影响因子是6.306)上,青岛农业大学为独立研究单位,马倩副教授为独立第一作者,刘义国副教授为通讯作者。

  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省高校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马倩副教授与农学院刘义国副教授合作对青岛农业大学培育小麦品种“青麦6号”的乙烯调控的耐盐基因进行了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的联合分析,研究结果发表在食品化学领域TOP期刊《Food Chemistry》(一区,影响因子是6.306)上,青岛农业大学为独立研究单位,马倩副教授为独立第一作者,刘义国副教授为通讯作者。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的小麦,仅具有中度耐盐的能力。中国大量盐碱地的存在使小麦的耐盐研究显得十分必要!乙烯作为一种“逆境激素”在植物的耐盐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多组学分析的方法对乙烯调控的耐盐基因进行了挖掘,并对他们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调控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小麦幼苗乙烯调控的耐盐反应是从乙烯活化并释放出活性核糖体蛋白开始的。之后依次诱导出LOX、BGLU、OPR2、CAD、UDPG、RPs、GLUD、PAL等早期反应基因和6-PGDH、CPODs、GSTs、BGLUs、SAM、PODs和OXO等晚期反应基因,导致抗氧化酶的积累,伴侣蛋白的合成,多种植物细胞壁、次生代谢产物和戊糖磷酸途径的合成得到加强。本研究对日后通过调控植物激素乙烯来提高小麦的耐盐性提供了基础,从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主要结果列表如下: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2011/20/77509.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