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食品科技 » 正文

青岛农业大学孙庆杰教授团队研究的短直链淀粉自组装纳米颗粒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取得新进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2-02    来源:青岛农业大学    浏览次数:480    评论:0
导读

近日,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孙庆杰教授团队所研究的短直链淀粉自组装纳米颗粒形成机理与多酚类物质多元运载体系的构建项目(项目批准号:31671814)取得了新进展。成功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多酚-淀粉纳米颗粒-多糖(蛋白)多元运载体系,实现了多酚的缓释和双敏感型智能释放,揭示了其作用机理并阐明了运载体系的构建对多酚活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近日,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孙庆杰教授团队所研究的短直链淀粉自组装纳米颗粒形成机理与多酚类物质多元运载体系的构建项目(项目批准号:31671814)取得了新进展。成功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多酚-淀粉纳米颗粒-多糖(蛋白)多元运载体系,实现了多酚的缓释和双敏感型智能释放,揭示了其作用机理并阐明了运载体系的构建对多酚活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多酚作为植物天然活性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癌、保护心脏、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血糖等多种功效,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酚类物质存在苦涩味明显、稳定性差和易分解等问题,且由于小肠上皮细胞表面没有特定的受体细胞,导致吸收率很低,不足10%。尤其是一些低溶解度的多酚,如大豆异黄酮、槲皮素、白藜芦醇的吸收率不足1%。因此,如何降低多酚苦涩味,提高多酚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成为当前功能食品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纳米材料载体是一种新兴的装载活性成分的体系,显示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淀粉纳米颗粒是一种以天然淀粉为原料,粒径小于300nm的生物材料,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生物相容性好等优势,能够通过氢键和疏水作用把酚类物质包埋到纳米颗粒中,增强酚类物质的溶解性。纳米颗粒包埋也能阻止酚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氧化和降解。更重要的是,30-50nm的纳米颗粒可由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增加酚类物质的生物利用率。
 
  该项目研究过程中共发表SCI论文19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件,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4件,相关成果“食品级淀粉纳米材料构建的新方法及应用”获山东省高校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培养硕士研究生13名。近年来,孙庆杰教授长期从事粮油精深加工领域的研究,并在该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该项成果对活性物质或药物的高效装载与智能释放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2102/02/80772.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