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总结交流“十三五”旱作节水农业发展和技术推广成效,研讨节水增粮增效技术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全国农技中心于4月27日在山西绛县组织开展节水增粮增效技术观摩交流。代表们现场观摩了冬小麦、中药材、樱桃和山楂节水增粮增效技术示范区,了解测墒补灌、软体集雨窖、水肥一体化、探墒沟播等节水技术应用效果和推广情况,各省介绍了“十三五”旱作节水工作成效,交流了现阶段节水增粮增效主要技术应用和工作开展情况。
会议认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新发展阶段的重中之重。稳产保供离不开水,我国水资源不足、时空分布不均、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制约了农业高质量发展,发展好旱作节水农业,扎实推进节水增粮增效意义重大。要以绿色发展为统领,坚持以水定地、以水定种,牢固树立“节水增产、节水增效”理念,坚持节约与调节并重、增产与增效并重、生产与生态并重、点片示范与整体推进并重,大力发展以高效节水灌溉和调节优化用水为支撑的节水农业。
据座谈了解,今年节水增粮增效工作启动以来,各省土肥水技术推广部门立足本地区水资源禀赋和主要种植模式,以节约与调节用水为重点,推进以粮食增产和水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的节水增粮增效技术集成、示范和应用。北方13个省已结合旱作节水技术推广项目制定本地区技术方案,其他省份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大家表示,通过此次观摩交流,近距离学习了山西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推进节水增粮增效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强化了责任意识,明确了工作重点,增强了推进节水增粮增效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一是强化技术示范。坚持以水定农业规模、以水定种植结构、以水定作物产量,针对水资源禀赋整县推进技术示范。按照“八个1”内容开展节水增粮增效示范区建设。二是突出技术培训。针对关键农时和重点作物,采取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强化技术培训。加强对县级农技人员培训,提高技术骨干业务水平。组织动员各级肥水农技推广人员和科研教学单位专家,通过现场技术咨询指导、组织观摩活动等形式及时开展技术巡回指导,帮助农民解决抗旱节水用水等生产技术难题。三是推进墒情监测。依托节水增粮增效示范区,建设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网络系统,强化基础性支撑。建立健全国家、省、市、县四级土壤墒情监测网络体系,推动墒情监测覆盖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主要农业大县。四是完善总结验收。适时组织专家通过查阅资料、典型调查、现场测产等方式,对示范区节水增粮增效情况进行验收,建立“示范区初测、省级和专家组复核、全国农技中心确认”的验收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