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动植物检疫】木薯粉进口小知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9-06    来源:12360海关热线微信号    浏览次数:866    评论:0
导读

秋天里的第一杯奶茶,不知道大家喝了没?说起奶茶大家一定会想到丰富奶茶口感的配料——珍珠豆、粉圆等,Q弹滑糯的奶茶配料离不开它的原材料木薯粉。除了奶茶,大家爱吃的芋圆、布丁、烧仙草等各色甜品中都少不了它。最近我们12360海关热线经常接到关于木薯粉申报进口中的一些问题,现在就来为大家答疑解惑吧!

  秋天里的第一杯奶茶,不知道大家喝了没?说起奶茶大家一定会想到丰富奶茶口感的配料——珍珠豆、粉圆等,Q弹滑糯的奶茶配料离不开它的原材料木薯粉。除了奶茶,大家爱吃的芋圆、布丁、烧仙草等各色甜品中都少不了它。最近我们12360海关热线经常接到关于木薯粉申报进口中的一些问题,现在就来为大家答疑解惑吧!

 

  木薯粉介绍

 

  木薯为大戟科植物木薯的块根,木薯块根呈圆锥形、圆柱形或纺锤形,肉质,富含淀粉。木薯主要有两种:苦木薯(专门用作生产木薯粉)和甜木薯(食用方法类似马铃薯)。木薯是世界三大薯类之一,广泛栽培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木薯是仅次于水稻、甘薯、甘蔗和玉米的第五大作物。它在作物布局、饲料生产、工业应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已成为主要的加工淀粉和饲料作物。

 

  通常所说的木薯粉指木薯全粉或木薯淀粉。木薯全粉是指以蒸煮等初级加工工艺制作,基本保留木薯原有风味和营养组成的颗粒状木薯粉;木薯淀粉是指木薯经过淀粉提取后脱水干燥成为的粉末,又分为普通木薯淀粉和变性木薯淀粉两大类。

 

  木薯粉的特性

 

  口味平淡:

 

  木薯粉无味道,因此较之普通淀粉更适合于需精调味道的产品,例如布丁、蛋糕和西饼馅等。

 

  浆糊清澈:

 

  木薯粉蒸煮后形成的浆糊清澈透明,适合于用色素调色。这一特性使木薯粉常用于高档纸张的施胶。

 

  粘性:

 

  由于木薯粉中支链淀粉与直链淀粉的比率高达8∶2,因此具有很高的尖峰粘度;木薯粉也可通过改性消除粘性产生疏松结构,此特性应用于许多食品加工中。

 

  冷冻-解冻稳定性高:

 

  木薯粉浆糊表现出相对低的逆转性,因而在冷冻解冻循环中可防止水分丢失。这一特性还可通过改性进一步增强。

 

  木薯粉的用途

 

  木薯粉是纯淀粉,其它营养成分相对较低,是碳水化合物的较好来源,但血糖高及对糖有禁忌的人群要适量食用。一般过敏者慎食木薯粉。

 

  木薯粉可制酒精、果糖、葡萄糖、麦芽糖、味精、啤酒、面包、饼干、虾片、粉丝、酱料以及塑料纤维塑料薄膜、树脂、涂料、胶粘剂等化工产品。

 

  木薯粉(生粉)的检疫要求

 

  木薯粉归入税则号列11062000(用税目0714的西谷茎髓及植物根茎、块茎制成的细粉、粗粉及粉末)。木薯粉为一般植物产品,经过干燥和粉碎环节,检疫风险较低,目前无检疫准入限制。企业在进口时无须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

 

  随着国内新式茶饮行业的兴起,木薯粉的进口需求量日益扩大。其中泰国、越南是主要的木薯粉进口市场。

 

  木薯粉制作的食品检疫要求

 

  木薯粉广泛应用于食品制作。如木薯全粉可以作为主料加工成木薯粉丝、木薯蛋糕等,也可以作为辅料加工成虾片、酸奶等。普通木薯淀粉可以制作木薯酒、木薯粉条、木薯淀粉糖等;变性木薯淀粉因其增稠、保水、稳定等特性,广泛用于饮料、面制食品等的加工制作。

 

  木薯粉制作的食品涉及较多食品种类,进口申报、监管和检疫等方面的要求各不相同。总体上来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进口木薯粉加工食品应当符合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相关检验检疫要求;

 

  2.海关总署对向中国境内进口木薯粉加工食品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实施注册制度;

 

  3.进口木薯粉食品的进口商、境外出口商或者代理商应当向海关备案;

 

  4.木薯粉加工食品进口前,进口商或者其代理人应当按照规定,持相关材料向海关申报;

 

  5.进口的预包装木薯粉食品应当有规范的中文标签,其格式、版面、文字、内容等应当符合相应标准要求;

 

  6.经检验检疫合格的木薯粉食品,依据海关出具的合格证明销售和使用;

 

  7.进口商应当建立木薯粉食品的进口和销售记录并保存相关凭证。

 

  关于木薯粉的知识大家get到了吗?木薯粉制作的食品风味柔顺细软,让人十分喜爱,但是粘性食品进食多了对消化功能有一定影响,特别是老人儿童孕妇,切记也不能多吃呀!


供稿单位:昆明海关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2109/06/92384.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