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讲,“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当前,“秋分”将至,小麦秋冬种即将全面展开。9月以来,小麦主产区降雨偏多,大部分地区土壤墒情较好,有利于小麦足墒播种。玉米、水稻等前茬作物成熟期与常年相近,可以及时腾茬和适期播种。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华西秋雨较常年偏早偏强,冬季有可能出现“拉尼娜”现象,同时部分地区前茬作物收获略迟,黄淮海部分地区受洪涝灾害影响土壤过湿,对小麦正常播种和安全越冬带来不利影响。针对今年小麦秋冬种生产形势,要以提高小麦播种质量为重点,着力落实6项播种关键技术,配套推广13项高产稳产技术,示范推广3项防灾减灾技术,推进小麦规范化播种,抓好麦田管理,培育冬前壮苗,强化防灾减灾,做好病虫防控,切实打好小麦丰产基础。
一、6项播种关键技术
(一)精细整地。耕作整地的目的是使麦田达到耕层深厚,地表和耕层无土坷垃,土壤松紧适度,地面平整状况好,土壤中水、肥、气、热状况协调,保水、保肥能力强。整体总的原则是以隔年耕翻或深松为基础,旋耕、耙、耱(耢)、压、起垄、开沟、作畦等作业相结合,正确掌握宜耕、宜耙作业时机,减少耕作费用和能源消耗,做到合理耕作,保证作业质量。
一是深耕(松)整地。土壤深耕或深松使土质变松软,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增强,是抗旱保墒的重要技术措施。耕翻可掩埋有机肥料、作物秸秆、杂草和病虫有机体,疏松耕层,松散土壤,促进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和养分释放。连续多年种麦前只旋耕的麦田,在15厘米以下会形成坚实的犁底层,影响根系下扎、降水和灌溉水的下渗,应在旋耕2年后深耕(松)1年,破除犁底层,耕深25厘米以上,耕后及时耙平压实、踏实土壤。对土壤偏湿地区,根据土壤墒情采取简易耕作方式整地备播。
二是少耕免耕。耕翻虽有多种好处,但每年重复工序复杂,耗费能源较大,在干旱年份还会因土壤失墒较严重而影响小麦产量。且深耕一次效果可以维持多年,因此不必年年深耕。播种前的土壤耕作可每3年深耕一次,其他年份采用旋耕或浅耕等“少免耕”措施。
三是耙耢镇压。耙耢可破碎土垡、耙碎土块、疏松表土、平整地面,起到上松下实、减少蒸发、抗旱保墒作用。机耕或旋耕后的麦田表层土壤疏松,如果不先耙耢,不仅会导致播种过深形成深播弱苗,严重影响小麦分蘖的发生,还会造成播种后失墒加快,影响次生根的喷发和下扎,造成冬季黄苗死苗。镇压有压实土壤、压碎土块、平整地面的作用。一般深层土壤水分含量较高较稳定,即使上层土壤干旱,根系也能从深层土壤中吸收到水分,提高麦苗的抗旱能力,促进麦苗整齐健壮。当耕层土壤过于疏松时,镇压可使耕层紧密,提高耕层土壤水分含量,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根系及时喷发与伸长,下扎到深层土壤中。
(二)选用良种。应根据本地区的气候、土壤、地力、种植制度、产量水平和病虫害情况等,选用最适宜的优质品种,同时加强种子筛选和处理,提高种子质量。
一是根据生态条件选种。根据本地区的生态条件,特别是气温条件选用冬性、半冬性或春性品种。近几年黄淮冬麦区部分区域半冬性品种种植区域偏北,黄淮南部和江淮地区选用了春性较强的品种,出现冬前和春季发育过快、冬季或早春遭受冻害的现象,要根据实际生态和气候条件适当调整种植品种类型。
二是根据生产水平选种。在旱薄地应选用抗旱耐瘠品种,土层较厚、肥力较高的旱肥地种植抗旱耐肥的品种,在肥水条件良好的旱茬和稻茬高产田选用丰产潜力大的耐肥、抗倒品种。
三是根据灾害特点选种。干热风重的地区应选用适当早熟、抗早衰、抗青枯的品种,以躲避或减轻干热风的危害。南方多雨,渍涝严重的地区宜选用耐湿、抗穗发芽的品种。并可选择植株较矮、株型紧凑、边行优势强等特点的品种,以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
四是根据病虫害类型选种。锈病感染较重的地区应选用抗(耐)锈病的品种。各地都要注意抗赤霉病小麦品种的选择与应用。
五是根据品质类型选种。要考虑市场需求与产业化需要,合理种植优质强筋、中筋、弱筋专用品种,以达到籽粒饱满、营养品质好、加工品质高的要求。
六是根据区域引种示范结果选种。要根据生产条件变化和产量潜力挖掘,更换新品种。也要防止不经过试验就大量引种调种及频繁更换良种。在种植当地主要推广良种的同时,积极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并做好种子繁殖工作,以便确定“接班”品种,保持生产用种的高质量。
(三)药剂拌种。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可以有效延迟和减轻小麦条锈病、纹枯病、茎基腐、黑穗病等病害的发生,同时控制苗期地下害虫为害。各地要根据小麦品种抗病性、发病状况以及气候条件、栽培方式,合理选择药剂,做好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严格拌种用药量,禁止超量用药;拌种后立即播种,现拌现用,当日播完;药剂拌种后出苗率会略有下降,要适当增加拌种后用种量。
(四)适墒播种。小麦播种时耕层适宜墒情为土壤相对含水量70%—75%,在适宜墒情条件下播种,能保证一播全苗,种子根和次生根及时长出,并下扎到深层土壤中,提高抗旱能力。各地一定要注意创造条件争取适墒播种,播种前墒情不足时要提前造墒,水分偏多时注意排水降渍。
(五)适期播种。实践证明,冬小麦播种适期与气温关系密切,一般冬性品种播种适期为日平均气温16—18℃,半冬性品种为15—16℃,春性品种为13—15℃。培育冬前壮苗,冬性和半冬性品种一般要保证冬前有效积温达550—650℃,春性品种500—550℃。一般主产区的播种时间,北部冬麦区9月底至10月上旬,黄淮冬麦区10月上中旬,长江中下游冬麦区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西南冬麦区10月下旬至11月初。在具体确定冬小麦播种适期时,还要考虑麦田的肥力水平、病虫害和安全越冬情况等。
(六)适量播种。确定合理的播量可以获得适宜的基本苗数,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处理好群体与个体的矛盾,是协调小麦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关系的重要环节。播量调节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品种特性,主要指分蘖力、分蘖成穗率和适宜亩穗数;二是播种早晚,播期早,播量适当减少,播期晚,播量适当增加;三是地力水平,土壤肥力较高的条件下,基本苗宜稀,播种量宜少些。适时播种的麦田亩基本苗数量,北部冬麦区控制在20万—25万,黄淮冬麦区北部15万—20万,黄淮南部和长江中下游地区13万—18万,西南麦区16万—20万,西北麦区因地因品种调整。播期晚于本地区适宜播期之后,小麦单株分蘖会减少,要适当增加播种量,一般每推迟一天播种,基本苗增加0.5万—1万。
二、13项高产稳产技术
(一)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指对小麦播种过程的关键环节进行规范,以充分利用好当地土壤、气候、品种和技术的资源条件,实现小麦增产、提质、增效。
1.北方旱茬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一是提高秸秆还田质量。推进秸秆还田与深耕翻相结合,对前茬作物秸秆要做到“切碎、撒匀、埋深、压实”。二是结合旋耕镇压。要做到旋耕后、播前及时耙平压实,平整地面,压碎土块,紧实土壤,促进小麦根系生长和下扎,提高小麦抗旱能力。三是规范播种。水浇地小麦推广宽幅匀播、宽窄行播种、缩距匀播等技术,旱地小麦示范推广免耕沟播等技术,实现苗齐、苗匀、苗壮。四是播后镇压。建议选用带镇压装置的小麦播种机械,在小麦播种时随种随压。秸秆还田地块,则在小麦播种后用专门的镇压器镇压1—2遍,确保效果。该技术适用于黄淮冬麦区和北部冬麦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山西、陕西、甘肃、新疆及湖北襄樊市等地旱茬麦田。
2.南方稻茬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一是造墒播种。水稻收获前7—10天排放田中积水,创造良好墒情,收获后适墒机械化播种,并根据土壤墒情配套适宜的机械与技术措施,防止烂耕、烂种。二是沟系配套。播种前后挖好三沟,注意排水降渍。三是药剂拌种。推介种衣剂包衣或药剂拌种,提高植株抗性。四是适期适量播种。推广稻茬小麦免耕机条播技术,提高播种质量。该技术适用于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和西南冬麦区,包括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重庆等地稻茬麦田。
(二)小麦精播半精播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具有产量高、产量稳定以及效率显著等特点。此技术是在土壤地力较高、肥水条件较好的麦田,通过适当降低基本苗、力促个体发育,建立合理群体结构,达到穗足、穗大、粒重,实现高产、稳产、高效。
3.北方旱茬麦精播半精播技术。主要环节包括培肥地力、选用良种、施足底肥、深耕细耙、足墒适期播种、适量播种(精播亩基本苗8万—12万,半精播亩基本苗13万—18万)、肥水运筹(浇好冬水,用好起身拔节肥水)等。该技术适用于黄淮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包括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湖北、陕西等省的大部及山西、陕西、新疆有水浇条件的高产麦田。
4.旱地小麦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技术。包括秸秆带状覆盖和全膜覆土穴播两项技术。秸秆带状覆盖技术利用玉米整秆进行局部覆盖种植,将田间分为覆盖带和种植带,两带相间排列。普遍适宜的两带幅宽为覆盖带50厘米,种植带70厘米条播5行小麦,行距15厘米,覆盖度42%,局部密植,亩基本苗25万左右(包括覆盖带面积)。亩覆盖约需600公斤风干秸秆(约1亩旱地玉米产秆量)。全膜覆土穴播技术是在平作和全覆膜基础上,膜上覆土1厘米左右后打孔穴播,可有效解决地膜和地表结合不严实、苗穴错位等问题。一般选用机引的覆膜覆土穴播一体机,可一次性完成“轻度镇压—覆膜—覆土—穴播”作业。甘肃旱地小麦适宜的播种行距17厘米、穴距12厘米、亩穴数3.2万,每穴粒数8—10粒,可保证亩基本苗25万左右。该技术适用于适用于北部冬麦区西北部分地区,包括山西、陕西、甘肃旱地麦田。
5.稻茬麦少(免)耕机条播技术。这是南方稻茬小麦推广的主要种植方式,省工节本、效率高,播种量易于控制,利于高产稳产。要求水稻收获较早、腾茬及时,墒情适宜(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持水量80%以下),土壤适耕状态好,同时要求条播机、开沟机配套。一是播前准备。水稻收获前7—10天及时放水晒田,水稻割茬留高不超过10厘米,秸秆全量还田时要求秸秆切割长度5厘米左右,施足底肥,将化肥和有机肥均匀撒施于土表。二是选用良种。选用高产、优质及抗倒、耐湿、抗病(主要是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性强的品种,用种衣剂或药剂拌种。三是提高播种质量。采用少免耕条播机,一次作业完成灭茬、浅旋、开槽、播种、覆土、镇压等6道工序。对秸秆全量还田的,应先深旋灭茬一遍再进行机条播以确保播种质量。长江中上游稻茬麦区也可以采取免耕带旋播种,即在灭茬基础上,无须浅旋或深旋作业,采用免耕带旋播种机一次性完成开槽、播种、施肥、覆盖等工序。四是机开沟。播后及时用开沟机开挖田内沟,均匀抛洒沟泥覆盖麦垅,减少露籽,防冻保苗。五是加强田管。采用氮肥后移,底施氮肥与拔节期追肥相结合。配套使用化学除草、化控防倒、排水降湿、“一喷三防”等技术。该技术适用于北纬30—35度区域,主要包括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重庆等地稻茬麦田。
6.稻茬麦露播稻草覆盖栽培技术。主要是服务于耕地较少的小农户,优势在于无需耕作整地,也无需要拖拉机驱动即可适时抗湿播种,小麦出苗分蘖多、成穗足,节本增产效果显著。每人每天可播2—3亩,亩机械成本2元左右,亩增产20—40公斤。一是前作水稻采取低茬收获,留长草。二是小麦播前7天左右,将稻草先挪到一边,喷施灭生性除草剂。三是10月底至11月初播种,用行距为20厘米的2B—4或2B—5型人力播种机将种子露播到土壤表面,亩用种量13—15公斤,最后将稻草均匀覆盖即可。该技术适用于西南冬麦区,包括四川、重庆及鄂西、滇北、黔北、陕南等地稻茬麦田。
(三)小麦节水减肥增产技术。
7.北方冬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技术。在华北平原水资源匮乏区,冬小麦采用限水节灌模式和“大群体、小株型、高收获指数”高产栽培途径,将贮足底墒、施足基肥、秸秆深还、适当晚播、增苗扩群、窄行匀播、强力镇压、调亏晚灌等关键技术相结合,并与节水品种相配套,在春浇1—2水条件下实现亩产500—600公斤,亩节水50—100方,节省氮素15%—20%,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5%—20%。该技术适用于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鲁北、豫北、晋中等地下水超采地区。
8.旱地小麦休闲期蓄水保墒技术。在前茬小麦收获后的7月上中旬,田间撒施1500—3000公斤腐熟的农家肥或50—100公斤含有生物菌肥的生物有机肥,使用大型拖拉机牵引的深翻犁,深翻土壤25—30厘米,使有机肥和秸秆同时翻入土壤深层;或者直接使用深松施肥机械与秸秆覆盖机械一次性深松土壤30—40厘米,同时施入生物有机肥50—100公斤,并将秸秆均匀的覆盖在地表,配合立秋后耙耱收墒。播种采用宽窄行探墒沟播技术,效果更佳。该技术适宜在山西、陕西、甘肃等一年一作黄土高原旱地麦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9.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麦田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对不同土壤肥力水平的麦田,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确定肥料(主要是氮、磷、钾肥)的施用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根据生产经验,不同地力水平的适宜施肥量参考值为:产量水平每亩200—300公斤的低产田,亩施用纯氮6—10公斤,五氧化二磷3—5公斤,氧化钾2—4公斤;产量水平每亩300—400公斤的中产田,亩施用纯氮10—12公斤,五氧化二磷4—6公斤,氧化钾4—6公斤;产量水平每亩400—500公斤的高产田,亩施用纯氮10—14公斤,五氧化二磷6—7公斤,氧化钾5—6公斤;产量水平每亩500—600公斤的超高产田,亩施用纯氮14—16公斤,五氧化二磷7—8公斤,氧化钾6—8公斤。该技术适用于全国各麦区。
10.测墒补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测定麦田0—40厘米土壤容重和田间持水量,于小麦需要灌溉的关键时期(播种期、越冬期、拔节期和开花期)测定土壤含水量。在年降水量为500、600和700毫米的地区,根据0—40厘米土层适宜的目标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75%—80%、70%—75%和70%的补灌标准,利用测墒补灌的灌水量计算公式(补灌水量(m3/亩)=20aH(B1-B2)/3)计算灌水量,利用微喷方式灌溉,拔节期水肥同步管理,比当地传统灌溉节水20%—60%,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均提高10%以上,籽粒产量高于或等于传统灌溉。该技术适用于黄淮海麦区,包括河南、山东、河北等地。
11.缓释肥减施增效技术。针对麦田秸秆量大、施肥不合理、施肥成本高等问题,推广应用缓控释肥料与速效肥料相结合。一是根据各地种植的品种类型、产量水平、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推介使用缓释期120天左右的缓混肥料。还可采用缓释肥料与速效肥料(尿素或复合肥)配合,以降低肥料成本。此外,因地制宜选用水溶性肥料、液体肥料、叶面肥、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等高效新型肥料。二是根据土壤地力水平、产量水平、气候条件等合理降低肥料用量。研究认为,减量10%—15%能实现稳产增效。三是根据当地生产条件、春季降雨或灌溉条件等确定合理的施肥方式,可采用一次性基施或基施(50%—60%)与春季(返青前后)追施(40%—50%)二次施用的方式,以二次施用方式增产增效的效果最佳。该技术适用于全国各麦区。
(四)优质小麦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12.强筋小麦绿色高产栽培技术。以“优区、优种和优技”为中心,实现优质高产。一是优区。强筋小麦宜种植在强筋麦适宜区或次适宜区,要求土壤肥沃、灌排条件好,而土壤质地偏沙、瘠薄地的田块不宜种植。单一品种应集中连片,避免插花种植。二是优种。选用通过国审或省审、适宜于当地生态条件的强筋小麦品种,品种应具有较好的丰产性、抗逆性和品质稳定性。三是优技。主要包括高质量整地播种、合理水肥运筹、优化田间管理以及适期机械收获。该技术适用于黄淮海、西北和东北优质麦区。
13.弱筋小麦绿色高产栽培技术。主要是在弱筋小麦生产中运用减肥减药等绿色高质高效措施,生产出的小麦品质符合国标或相关面粉加工企业需求,形成订单生产和优价收购,实现弱筋小麦绿色高质高效。主要环节包括:一是根据品质区划选用优质弱筋小麦品种,强化种子处理,推广种子包衣、药剂拌种等技术。二是通过秸秆机械还田、适期适量播种、因墒机械播种、开沟降渍、播后镇压等技术的组合应用,实现机播壮苗。三是推广控氮前移技术,因产因质定量施肥,控氮前移施用,补充根外追肥技术,实现产量与品质同步改善。四是通过逆境绿色防控技术的组合应用,控制病虫草害的发生,注意冻害防御与补救,强化防倒措施的应用,并适时收获,专贮专运,以利优质优价,提高效益。本技术适用于全国弱筋小麦生产区。
三、3项防灾减灾技术
(一)病虫害防控技术。播种期的病虫害防治是小麦全程防治最关键环节和最基础工作,不仅能够控制小麦早期病虫为害,还能有效延迟和减轻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控压力,是实现春病秋治最科学、最有效的关键技术措施。要推广应用种子包衣或药剂处理,因地制宜,科学选药,最大限度避免“白籽”下地。对病害,条锈病易发区和越冬区采用适宜杀菌剂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当田间病叶率达到0.5%—1%时,及时喷雾防治;其它大部分地区以纹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黑穗病为主要防控对象,兼防秋苗期锈病等。对虫害,重点防控草地贪叶蛾、金针虫、蛴螬、蝼蛄等害虫,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严重的田块,实施土壤处理;对多种病虫混合重发区,要因地制宜,合理制定杀菌剂和杀虫剂混用配方,进行混合拌种,起到“一拌多效”的作用。对草害,注意适时除草,推介土壤墒情适宜时于播后苗前采用广谱性除草剂进行封闭化除;冬季与春季应针对麦田杂草种类,选用适宜农药机械化学除草。
(二)主要气象灾害防控技术。我国小麦生育期间干旱、冻害、干热风和渍害(南方地区)等气象灾害频繁,对小麦生产造成较大威胁。气象灾害防御共性技术措施:一是选择抗逆性好的小麦品种。应选择通过当地审定的优良品种,对抵御当地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有较好的抗性、适应能力和稳产性。二是打好播种基础,培育壮苗。通过精细整地、适期适量播种等措施,培育冬前壮苗、构建合理群体结构,是增强小麦植株抗性、缓解灾害的重要途径。具体气象灾害防控技术措施:对渍害,要做好田间沟系的配套疏通,合理耕作。对冻害,寒流到来之前及时灌溉,喷施防冻化控制剂也有一定的防冻效果;发生冻害后应采取及时追肥、灌水等补救措施。对倒伏,通过播前深耕促进根系下扎、平衡施肥构建合理群体结构、及时防治茎基腐病等茎基部病害、灌浆中后期避免灌水等措施提高防倒能力。对干热风(高温),适期播种、平衡施肥以避免后期贪青晚熟,在灌浆初期及早灌溉改善土壤墒情,叶面喷施化学制剂防高温危害。对干旱,通过合理耕作(深松、划锄、覆盖等)蓄水保墒和实施节水灌溉技术,以及喷施化控制剂等措施防旱。
(三)小麦“一喷三防”技术。在小麦抽穗后至籽粒灌浆期,在叶面喷施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叶面肥等混配液,通过一次施药实现防病、防虫、防早衰,进一步提高粒重。这一时期的主要病害有白粉病、锈病、赤霉病,不同麦区的主要病害不同;主要虫害有蚜虫、吸浆虫等。当干热风来临前,叶面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可提高小麦抗御干热风的能力。该技术适用于全国各类麦区,应根据病虫和干热风的发生情况进行1—2次。但要根据不同麦区的病虫害和干热风发生情况,制定适合本区“一喷三防”的重点防治对象,确定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叶面肥的种类和配方。黄淮冬麦区和北部冬麦区干热风出现多,蚜虫发生重,“一喷三防”应以防干热风、蚜虫、吸浆虫、白粉病为重点,兼顾防锈病,黄淮冬麦区还要重视防治赤霉病。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赤霉病发生概率高,应以防赤霉病、白粉病、蚜虫、吸浆虫为重点,兼顾防早衰。西南麦区条锈病发病率高,“一喷三防”应以防治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蚜虫为重点,兼顾防早衰等。
来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