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人工合成淀粉,意义在哪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9-26    来源:云无心是我微信号    浏览次数:687    评论:0
导读

中国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人工合成淀粉”的论文。在微博上,有不少对这项科学突破的“反思”“鄙夷”,不过更多的各种脑补、演绎,畅想它如何改变世界。——如果只是抖抖机灵“玩玩梗”当然也没什么问题,不过把这些“反思”“演绎”当真了的,我得说:想太多了。

  中国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人工合成淀粉”的论文。

 

  9月25日被这条新闻刷了屏。

 

  从早上到晚上,还接受了几家媒体的采访,都问了“这项研究有什么意义,是不是以后就不用种粮食了”的问题。

 

  在微博上,有不少对这项科学突破的“反思”“鄙夷”,不过更多的各种脑补、演绎,畅想它如何改变世界。——如果只是抖抖机灵“玩玩梗”当然也没什么问题,不过把这些“反思”“演绎”当真了的,我得说:想太多了。

 

  在科学史上,类似的科学突破并不是第一次。

 

  第一个例子是合成氨。

 

  19世纪,人们就已经认识到“缺肥”将是人类粮食生产面临的最大危机。

 

  肥料的核心是氮;空气中充满了氮;空气中的氮只能被少数植物“固定”,之后再腐烂或者被动物吃掉而转化为氮肥。

 

  地球上有一些硝酸盐矿可以作为肥料,但它们毕竟不可再生而且储量有限。

 

  所以,有科学家提出:求助于化学,用空气中的氮气来合成氨。

 

  这个思路和逻辑,是不是很像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

 

  科学界也很多人不看好,包括弗里茨·哈珀。只不过他拿到了一笔经费做这个课题,就得去工作。然后,在研究中发现是“可行的”,但是没有“生产价值”,所以他这个课题的结论其实是“放弃合成氨这个思路”。

 

  但是当时一位科学大佬能斯特说哈珀的实验做错了。为了证明自己的实验没做错,哈珀带领团队重复实验并且继续优化,结果大大改进了合成条件,使之具有了生产价值。

 

  这一突破标志着人类攻克了从单质气体合成氨的挑战,使得人类通过化学方法生产肥料成为可能。

 

  但“突破”只是展示了原理,真正要进行工业生产还有太多的实际困难需要克服。

 

  卡尔·波什经过很多的努力,终于制造出了日产超过1吨氨的设备。

 

  哈珀和波什,两个人后来都获得了诺贝尔奖。

 

  合成氨,现在已经成为了常规的化工生产。

 

  第二个例子是合成蛋白质。

 

  1965年,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蛋白质。

 

  对于科学而言,这是伟大的突破,它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中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蛋白质也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

 

  但是,迄今为止,它也依然只是科学研究的手段,而没有用于生产。

 

  因为,用它来生产蛋白,远远不如种植物、养动物、发酵微生物来得高效。

 

  今天的“人工合成淀粉”,在科学进展上的意义,类似于哈珀合成氨,类似于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不管将来能否进入应用,都是很杰出的科学贡献。

 

  但是,它的未来是象合成氨那样成为常规的工业生产技术,还是想合成蛋白质那样只是作为科学研究能力,只能靠时间去验证。

 

  在今天,不管是认为它“哗众取宠、没有意义”的,还是认为它“改变了农业生产”的,都是瞎凑热闹的脑补。

      相关链接:

      从二氧化碳到淀粉人工合成研究取得原创性突破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2109/26/93804.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