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典型经验(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1-30    来源:农业农村部    浏览次数:800    评论:0
导读

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为做好新发展阶段农产品“三品一标”发展思路和路径研究,我司会同绿色食品中心对“十三五”各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典型经验进行了总结提炼,现将江西、河南两省经验做法编发成工作简报,供各地学习参考借鉴。

  编者按: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为做好新发展阶段农产品“三品一标”发展思路和路径研究,我司会同绿色食品中心对“十三五”各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典型经验进行了总结提炼,现将江西、河南两省经验做法编发成工作简报,供各地学习参考借鉴。

 

  【典型材料】

 

  l 江西省:立足部省共建 全域推进绿色有机农产品发展

 

  l 河南省:凝神聚力 以绿色食品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

 

  江西省:立足部省共建


  全域推进绿色有机农产品发展

 

  近年来,江西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立足绿色生态这一最大优势、最大财富、最大品牌,出台系列绿色农业发展扶持政策,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快速发展,全省共有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3894个,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8个、面积854万亩,全国有机农产品基地6个、面积19.8万亩。2021年,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江西省政府与农业农村部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将通过部省共建设,在江西全域推进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


  一、争取政策支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先后出台了《江西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配套政策》《江西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江西省绿色食品产业延伸产业链发展规划》《江西省绿色农业发展规划》。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情况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绿色有机示范县评选、市县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考核的重要指标,以及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申报的必备条件。省财政每年列支1000万用于鼓励和支持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部分市、县也加大支持力度,如南昌市在2020年安排了520万元用于支持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

 

  二、严格标准程序,夯实健康发展根基

 

  一是严把准入门槛,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产品坚决不予受理。二是严格落实审核人员责任,保证现场检查质量,提高审查的工作水平。三是严格区块链溯源+合格证管理,大力推行区块链溯源+合格证合二为一开具模式,将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全部纳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智慧监管平台,实施合格证信息精准化电子化,实现绿色、有机、地理标志企业和产品信息扫码可追溯。四是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在生产经营主体推行“三上墙”(操作规程上墙、投入品科学使用上墙、风险等级上墙)和“三到户”(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到户、农业标准化生产手册发放到户、投入品科学使用宣传到户),推动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规范化生产、制度化管理、场景化展现。五是做好证后跟踪检查,强化淘汰退出机制。省级工作机构每年从工作经费中安排40多万元进行监督抽检,近3年来共配合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撤销了12个绿色食品和4家有机食品企业的证书,有效维护了品牌形象。

 

  三、明确发展目标,开展示范创建

 

  一是强化部省共建。出台《共建江西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试点省工作方案(2021—2025年)》,建立部省共建联席会议制度,大力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积极发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着力在江西全域打造统筹推进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两个“三品一标”的样板。二是压紧压实责任。以部省共建为契机,省分管领导高度重视,将发展目标分解落实到每个县区和相关部门,作为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等相关考核的依据。坚持把部省共建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试点省建设作为建设现代农业强省、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统筹谋划,推动试点省向纵深发展。三是开展示范创建。选择九江、赣州、宜春3个设区市和井冈山、婺源、资溪等31个县在资金、政策上给予重点支持,鼓励其根据自身特点开展先行先试。如九江市修水县,充分利用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借力于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对贫困地区的优惠政策,2020年仅绿色食品就净增72个,增速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5倍。

 

  四、做好宣传工作,提升品牌影响力

 

  大力实施“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战略,每年组织相关企业参加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和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农产品地理标志专展等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会,重点宣传江西的“四绿一红”茶叶、山茶油、鄱阳湖水产、赣南脐橙等具有显著地方特色产品。同时加强了在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上的宣传,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宣传广昌白莲、宜春大米等地标产品,利用江西电视台《农博士大讲堂》《三农要闻》《稻花香里》等金牌栏目宣传江西绿色、有机农业成果和典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乐安竹笋,借助于良好的宣传远销欧美和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国内市场占有率达16.8%,国际市场占有率达8.6%。

 

  河南省:凝神聚力


  以绿色食品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

 

  河南是农业大省,农产品生产、消费、调出大省。近年来,河南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以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大力推动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等优质特色农产品发展,努力打造“豫农优品”公用品牌。截至2021年10月,全省有效期内共有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2724个,其中绿色食品2216个,有机农产品31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63个,名特优新农产品登录314个。

 

  一、高位推动,以绿色食品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以来,以发展“四优四化”、推进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为突破口,先后印发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的通知》《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意见》等文件,在强农惠农政策的支持下,全省农业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发生深刻变化。2020年,省政府提出了实施推进绿色食品事业跨越式发展的“1050工程”,将绿色食品发展纳入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纳入到省委省政府“‘三农’领域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等考核指标,压实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省农业农村厅成立了厅长任组长的河南省推进绿色食品发展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河南省2020年推进绿色食品发展实施方案》,全年新通过绿色食品标志许可1212个,超过前三十年全省存量的总和;新批准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48个;新增地理标志农产品41个,总数达160个;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累计投资中央资金1.5亿元,支持36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

 

  二、规范管理,压实县乡两级政府和市县部门责任

 

  省农业农村厅制定印发了《河南省加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与管理的意见》,将基地创建主体责任压到县乡两级政府,明确要求各地将基地创建与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区、高标准农田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项目建设结合起来,统筹资金、物质和人员使用,实现融合发展,提升基地创建质量。引导支持辖区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利用基地生产的原料开发绿色食品,目前已逐步成为绿色食品原料销售的主力军,向辖区外拓展原料销售渠道,实现农企对接,提升基地产业素质和原料效益。截至目前,全省有12%的耕地实施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对接企业近400家、对接面积约1000万亩,茅台、郎酒、鲁花和克明面业等知名企业纷纷落地河南或签订原料供应协议,标志着河南绿色食品转型升级乃至农业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三、创新服务,提升各方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

 

  为推动省委省政府关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实施了“三个结合”推进工作机制。一是分兵突击与集中攻坚相结合。将全省分成三个片区,成立三个工作专班实施点对点、点线点面结合指导,服务延伸到县。二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线上,开发线上培训系统,培训企业内检员1335人次、一线工作人员4000余人次,开展绿色食品标志许可线上检查,实施节点实时提醒和进度通报。线下,举办检查员培训班,参训1000余人次,举办全国首个有县级人民政府领导参加学习的基地创建现场培训会,参训180余人。三是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各专班专家组累计下基层170余人次,举办以审代训会50余次,审核基地创建申报材料60余份。邀请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兄弟省市专家4批10余人次现场指导审核。


      相关报道: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典型经验(一)
      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典型经验(二)
      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典型经验(三)
      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典型经验(四)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2111/30/96867.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