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食品科技 » 正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发布2021年科研重大进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1-19    来源: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浏览次数:479    评论:0
导读

2021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四个面向”,聚焦渔业科技创新主责主业,在高质量论文、突破性品种、实用性技术、硬核化装备、基础性工作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和新成果,为推动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从中遴选出10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2021年科研重大进展”,予以发布。

  2021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四个面向”,聚焦渔业科技创新主责主业,在高质量论文、突破性品种、实用性技术、硬核化装备、基础性工作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和新成果,为推动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从中遴选出10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2021年科研重大进展”,予以发布。

 

  1.创新鲆鳎鱼类高效分子育种技术与产业化应用

 

  黄海水产研究所海水鱼类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技术创新团队系统开展了鲆鳎鱼类变态发育、性别分化及抗病等性状的遗传机制解析及分子育种技术等研究,推动了我国海水鱼类种业科技进步和产业良性发展。相关成果获得2020—2021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相关技术用于实际育种过程中,培育出抗病速生半滑舌鳎“鳎优1号”新品种(GS-01-005-2021)。

 

  2.解析四倍体鲤亚基因组适应性进化及选育机制

 

  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水产生物遗传大数据研究及应用创新团队以异源四倍体鲤和鲫为研究对象,在国际上首次在多倍体脊椎动物中观察到亚基因组趋同进化现象,为解释多倍体亚基因组适应性进化机制提供新见解;破解松浦镜鲤、黄河鲤和福瑞鲤的基因组结构变异及其规律,为鲤重要性状改良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遗传(Nature Genetics)》上。

 

  3.培育速生高产虹鳟“水科1号”新品种

 

  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鲑鳟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利用基于BLUP育种模型的家系选育技术,培育出速生高产的虹鳟“水科1号”新品种(GS-01-001-2021)。以“水科1号”品种为核心,配套适宜多种养殖方式的实用技术,在我国西南、西北和东北等内陆地区进行了产业化示范推广,主养区良种覆盖率提高20%以上,周期单位产量提高10%以上,实现了规模化优质苗种的稳定供应。

 

  4.培育稻渔综合种养专用禾花鲤“乳源1号”新品种

 

  珠江水产研究所鳢和草鱼遗传育种创新团队采用群体选育技术培育出禾花鲤“乳源1号”新品种(GS-01-002-2021)。以该品种为载体、良法为配套,在广东、广西进行示范推广,累计推广面积达3万余亩,亩产提高了50.0%以上,是我国第一个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适合稻渔综合种养的专用型禾花鲤新品种。

 

  5.培育速生优质翘嘴鳜“广清1号”新品种

 

  珠江水产研究所鳜鲈基因组学与选择技术创新团队采用家系选育技术培育出翘嘴鳜“广清1号”新品种(GS-01-003-2021),具有生长快、成活率高、个体均匀、养殖周期短、抗病力强和养殖效益高等特点,适宜在我国鳜鱼主养区人工可控的水体中养殖。该品种的育成与推广为促进翘嘴鳜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品种和技术支持。

 

  6.培育生长快体型优“建鲤2号”新品种

 

  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罗非鱼和鲤鱼遗传育种创新团队采用群体选育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培育出“建鲤2号”新品种(GS-01-004-2021),具有生长速度快、体型优的特点。作为广适应性品种,适宜我国不同地区的养殖方式。与配套的养殖良法相结合,“建鲤2号”累计推广养殖面积1万余亩,良种增产贡献率达到20%,为推动我国鲤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养殖品种。

 

  7.创建稻渔生态种养实用化技术体系

 

  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渔农综合种养创新团队系统揭示了稻渔生态种养结合原理,创新了稻渔生态种养提质增效关键技术,构建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研发出适宜不同区域的新型稻渔生态种养方式并进行示范推广,引领稻渔种养产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成果获得2020-2021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

 

  8.研创深远海大型管桩围栏养殖设施装备

 

  黄海水产研究所陆海接力养殖创新团队与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联合攻关,针对黄渤海区远海开放海域特殊的海况条件及养殖设施大型化与智能化发展需求,研创出深远海大型管桩围栏养殖设施与装备,适合我国大陆架走势平缓的海域和我国特有的多种经济鱼类养殖。相关研究成果入选2021年度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

 

  9.研制延绳吊养牡蛎机械化采收设备

 

  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渔业捕捞装备创新团队针对延绳吊养牡蛎人工采收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损失率高等产业瓶颈问题,突破了升降式梗绳牵引、浮漂与苗绳分离、一体式导向旋切等关键技术,研发的延绳吊养牡蛎机械化采收设备为国内首创,填补了我国牡蛎采收装备的空白。相关研究成果入选2021年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

 

  10.构建长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体系

 

  长江水产研究所长江重要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创新团队依据《长江保护法》“建立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体系”的总体要求,牵头组织院内外多个科研团队筛选了长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的重要指标,建立了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为评估禁渔实施效果,压实地方责任,强化督查考核,建立长效机制,打赢长江十年禁渔持久战提供技术支撑。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2201/19/98921.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