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工业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关于食用香椿的消费提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3-09    来源: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浏览次数:639    评论:0
导读

香椿又名椿芽、香椿头等,被称为“树上的蔬菜”,具有脆嫰、鲜绿、浓香、味美等特点。香椿在我国食用历史悠久,每年农历二、三月份,是香椿芽上市的季节,亦有“三月八,吃椿芽儿”的说法。为帮助大家认识了解香椿,做到正确健康食用,贵州省市场监管局提示如下。

  香椿又名椿芽、香椿头等,被称为“树上的蔬菜”,具有脆嫰、鲜绿、浓香、味美等特点。香椿在我国食用历史悠久,每年农历二、三月份,是香椿芽上市的季节,亦有“三月八,吃椿芽儿”的说法。为帮助大家认识了解香椿,做到正确健康食用,贵州省市场监管局提示如下。

 

  一、营养价值

 

  香椿中富含营养物质,除了有较高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常规营养物质外,其钙镁钾元素、维生素B组的含量在众多蔬菜种类中都是极其高的。同时,其他营养物质如磷、维生素C等也有较高比例。

 

  (一)“滋阴补阳”抗衰老

 

  我国居民对维生素的摄入主要以植物性的食物为主,对维生素E的摄入量相对较高,香椿含有维生素E和性激素物质,有抗衰老和“滋阴补阳”的作用,故有“助孕素”的美称。

 

  (二)增强免疫促生长

 

  香椿的维生素C的含量相当丰富,仅次于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辣椒。维生素C对伤口愈合有促进作用,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同时能够改善体内脂肪特别是胆固醇的代谢。尤其对于身体正在发育的小朋友,适量摄入维生素C能够促进牙齿和骨骼的生长,有效防止牙床出血。

 

  (三)缓解疲劳润肌肤

 

  香椿中胡萝卜素的含量比较丰富,可以有效改善都市上班族和常加班人群的亚健康状态,如缓解眼睛疲劳、维护良好的视觉功能等。通过对胡萝卜素的吸收也可润滑肌肤,有效防止皮肤出现粗糙状态。

 

  (四)健脾开胃增食欲

 

  香椿会散发出一种浓郁的气味,其实就来源于挥发性芳香族有机物香椿素。香椿素能够增强人的食欲,对于春夏交替食欲不振的人们,可以食用香椿达到健脾开胃的作用。

 

  二、挑选知识

 

  (一)香椿应吃早

 

  “雨前椿芽嫩如丝,雨后椿芽如木质”。谷雨前的香椿食用口味最佳,谷雨后的香椿不仅口感乏味,营养价值也大大降低,且亚硝酸盐含量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二)嫩芽当首

 

  尽量选择颜色发亮,芽短、梗粗、不易拉扯掉的嫩芽,闻起来有一种清香味。确保挑选的香椿芽鲜茎嫩,底部有老梗和芽叶萎蔫泛黄的不宜选购。

 

  (三)品种有差异

 

  香椿分为绿叶香椿和红叶香椿。绿叶香椿的特点是幼芽呈绿色,香味较淡,油脂较少,但较耐低温;红叶香椿的幼芽呈绛红色,富有光泽,香味浓,油脂含量高。红叶香椿适合于腌制,而绿叶香椿适合于炒食,但其实两者营养物质相差无几,消费者可根据自己口味选择合适的品种。

 

  三、如何食用

 

  香椿芽无论是凉拌还是炒菜,最好都经过半分钟的烫漂。香椿的香气成分主要来自于不溶于水的香精油,所以烫漂非但不会明显影响菜品的风味,还能降低其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保持了良好的外观及口感。鸡蛋、腊肉、冬笋都是香椿炒菜的良配,凉拌椿芽、香椿拌豆腐、盐渍香椿等凉拌菜也深受大众喜爱,此外香椿煎饼、香椿面、油炸香椿鱼等也是较为常见的。

 

  相对而言,香椿的适用人群相对比较广泛,一般人群都可以食用,但由于香椿为发物,易诱使痼疾复发,因此慢性病患者应少食。

 

  四、保存需注意

 

  香椿芽非常鲜嫩,含水量较高,生理代谢旺盛,呼吸作用强,采收、购买宜在早晨,这时芽鲜嫩,气温也低,采后不易失水萎蔫,避免叶片脱落与腐烂。贮藏用的香椿芽最好为芽体粗壮、长势强、抗性强的主芽香椿,摘除基部的老梗、黄叶等不可食部分,用流水洗去附着在香椿叶上的泥土、杂物等。

 

  (一)室内摊贮

 

  选凉爽、湿润、通风的室内,先在地上洒水后铺上一层席箔,将香椿芽薄薄平摊在席箔上,用湿布或薄膜盖上,保持通风和保湿,可保存5-7天。

 

  (二)浸茎贮藏

 

  将香椿芽基部整理整齐并捆成小把,竖立于浅盘中,加3-4cm深的清水,浸泡1昼夜,再放置纸箱中,放到阴凉通风处并保持湿润,可短期贮藏。

 

  (三)干菜贮藏

 

  将鲜香椿芽放入开水锅里烫漂半分钟,趁热适当地拌上一点盐,然后摊开待水汽滤尽至半干,再太阳底下暴晒至干,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密封装袋,食用时再用开水泡发,这样可以保存更久。在春季香椿大量上市时,可以留存一些晾干后,将干香椿放在碗橱中,可以防虫防霉。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cnffc.cn/news/202203/09/102903.html 。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cnffc.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1-2020 冷冻食品工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冷冻冷藏食品专业委员会主办    络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维护

粤ICP备19061761号